第45章 搭上大船

“轰隆隆~”

康县令混沌一片的脑子被陆俶的一句话瞬时劈开!

陆俶说的不错,这个时代讲究庶民没有资格享受礼遇,士大夫拥有不受刑罚的特权。

而康县令从一开始就把作为士族大人物的陆俶与来历不明的苏和放在同一个公堂上审讯,从一开始就违背了祖宗例制,是失礼的大罪。

急怒之下,陆俶竟然抓到了康县令的软肋,这终于让他出了胸中一口恶气。

“苏公子,陆公子所言不假,对此你可还有他言?”

康县令无奈的望向苏和一边,心道既然你自称北方来人,那如今就不能再藏着掖着了,必须要披露出你的身份才能继续下去。不然,一切都不用再论,一条礼不下庶民就能把这事儿全部抹平。

康县令的软肋也正是苏和的软肋。身份决定命运,这道铁壁铜墙任谁也破不开。

苏和神光一敛,向战虎和杜九打了一个准备撤退的手势。随即,从怀中取出桓野王交给他的书信,放到了康县令的面前。

依照苏和的判断,桓野王在广陵城不是一个小官,眼下他身上只有此物能撑撑场面,就看桓野王的面子能不能大到吴县这边了。

康县令接过书信,抬眼就看到信封之上张练达兄亲起的名号,顿时肃然起敬。

张连达就是他的顶头上司吴郡郡守,写信之人与张郡守称兄道弟,可见其身份不同一般。

打开信件,康县令大致扫过里面的内容,核心意思就是我的兄弟苏和要去你那里办事,请张兄一定看在他的薄面上予以照拂,落款为桓野王。看到信尾的名字,康县令直接从榻上惊起。

桓野王?桓伊!广陵郡守!桓家人!

这些名号在康县令的脑中迅速闪过,汗水马上在他脸上汇聚成河,汹涌而下。

谯国桓氏,当今晋国第一门阀,权势滔天,更胜皇家。

不久前,晋国发生的一件大事,更是把桓氏的权威推到了顶点。他们不仅更换了晋国皇帝,还把对桓氏颇有微词的庾、殷两家连根拔起,满门抄斩。

颖川庾氏还是当今四大门阀之一,陈留殷氏也是一等一的大世家,哪一个都比吴郡陆氏强大不知多少倍!他们都被桓氏轻易碾碎,其他世家面对桓氏哪个还能不战栗?

桓氏现在就是晋国最高权柄的代名词,在他们面前任何人都是蝼蚁。

而目下自己手中就有一封来自最高权力阶层的手书,而他还把这封手书打开了,这就是重罪。

康县令哆哆嗦嗦的把书信插回信封,然后下榻恭恭敬敬的把书信放回,一躬到底,道了一声得罪,便招呼县吏们驱散陆氏族人,当场向陆俶宣布证据不足不予采信,陆平山的宅地恢复其有。

陆俶当然不服,但他也不是傻子,见到康县令的反应,他就知道一定是有什么隐秘之处,出于谨慎陆俶并没有现场发飙,而是目睹康县令点头哈腰的陪着苏和进入了陆家宅院。

“少爷,这事儿咱们就善罢甘休了吗?”

赵管家显然还对失去了自己的封赏而感到气愤,有意无意的试探着主子的心思。

“啪”!

一个响亮的耳光落在了他的脸上,吓的赵管家连忙伏地求饶。

“一帮没用的废物!”留下一句气话,陆俶阴沉沉的上了自家牛车。

与院外阴冷的气氛相比,陆宅内可是喜气洋洋。

陆平山不但顺利拿回了属于自己的田产,连县令老爷也亲自登门道贺,这是陆家几辈子不曾受过的殊荣。

与县令千恩万谢之后,陆平山便去张罗午时的宴席,陆家中堂之内只剩下了苏和与康县令。

康县令故作镇定,心中却是如万蚁噬心。

苏和猜出是桓野王的书信起了作用,但他还拿不准,这个作用到底有多大?于是,两人皆思,中堂内陡然一片空寂。

最先耐不住寂寞的还是康县令。见四下无人,他起身再次向苏和深施一礼,犹豫道。

“苏公子,下官并不知是桓公与张郡守的往来书信,无意窥视,万望苏公子宽恕为盼!”

说着,康县令竟然跪倒在地。

苏和见状,哪还再猜不出桓野王的分量,连忙起身将康县令扶起,安慰道。

“康大人不必如此,鄙人本来不愿拿出兄长的手书,只是陆公子逼得实在太紧,鄙人也是无奈之举。给康大人带来不便,还请大人海涵呐!”

康县令为官十余载,世家子弟见过千千万,哪有一个像苏和这般居高不傲的人物。他连忙回礼,汗颜:不敢、不敢。

“康大人,我到吴县来就是为了堂弟的事情,并不想与任何人为难。书信的事情我不会向外人透露的,请康大人不必挂记。“

苏和的这番话如一剂清凉的泉水,浇灭了康县令心头的燥火。

虽然现在还不能知道是真是假,但康县令对苏和的观感已经发生了大大的改变。

苏和留康县令在府中用饭,康县令欣然接受。等待开席的闲聊中,苏和终于弄明白了康县令的敬畏到底在哪里。

原来,他是搭上了晋国第一大门阀的大船,所以连康带陆都不得不退。

既然如此,苏和也不再矜持。

他送陆平山回乡,夺回家产只是一件小事,此行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陆平山扩大产业,保障月牙湾以及更大范围内的粮食需求。

与其求东求西,不如把粮食的全产业链抓到自己手中来的踏实。所以,这次苏和入吴地带了重金,他将尽可能的收地,以扩充未来的粮仓基础。

借与县令独处的机会,苏和还有意无意的提起了这个计划,立即博得康县令的大力支持。

“苏公子不说,下官还记不起来。县里尚有五十顷公田已经撂荒多年,如若公子不弃,便可租去耕种,县里只取公粮一成。还有,公子如果价钱公道,依本官看吴县境内尚有不少良田可收。只要是买卖双方没有异议,县府一律放行!”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