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龙城,龙沐雨真切的感受到了百姓对夫君的爱戴。
领主到来,举城欢腾。不管是黑皮肤、白皮肤,还是黄皮肤通通迎出城外十里,把城郊变成了欢庆的海洋。
祖鲁按照南大陆的最高礼仪,为苏和归来献上了战舞,沿途的老百姓扶老携幼,争先恐后的为领主献上自家出产的粮物。
短短的十里行程,苏和等人走了一个上午才进得了城。
“老头领,你这阵仗搞得也太隆重了吧!”
坐进内城自家的胡**,苏和终于喘匀了气,与老祖鲁开起了玩笑。
“大家都是心甘情愿的!生活在您的庇佑下,是我们几世修来的福分……”
“好吧好吧,我相信了。”
见到老祖鲁激动的热泪盈眶,苏和马上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
此后三日,地龙城里日夜狂欢,人们像过节一样开心。苏和再没敢露面,因为只要他离开内城一步,就会被热情的百姓包围,食物衣饰举到面前,让他寸步难行。
于是,苏和只能陪着龙沐雨在内层认真参观了矿井和地库。
等城内恢复平静,苏和终于可以离开内城,带着夫人到高力的府邸做客,见识了被他吹得天花乱坠的十几位夫人,还与手痒的高力过了过招。
两人多年不见,功夫各有进展。
当年从大宛国分别时,苏和的功夫已经稍稍高出高力一筹。
如今再见,虽然高力常年征战沙场,但他在武技一道上,已然落下过苏和不少。
原因也很简单,自从苏和走后,高力就把内功修炼扔到一边,一味追求外在功夫的强悍。
所以一晃多年,高力的内功水平仍未突破五周天。如果他能在几招之内降服苏和还好,不然僵持下去高力必败无疑。
“诶!你小子这些年是不是背着我也没少征战!不然老子怎么还是打不过你?”
对于这样的结果,高力很是愤慨。
按照苏和所讲,他回中土后基本是放马歇刀,可下场比试仍旧是让他有种有劲使不出的憋屈感,于是高力马上怀疑苏和是在故意逗他。
“我可没有你这么好斗。
原因我也早就告诉过你,武道修外不修内,到头终是一场空。
你终日奔波沙场,遇到的都是以力搏命的对手,所以以力抗力就能解决问题。
可当让你离开这里去到中土,你就会发现高手遍地开花,光有力气和速度是远远不够的!”
“内功我也练过,可在五周天就不动了!你是不是又学了什么新的方法?快拿出来让我瞧瞧!”
高力见苏和笑得隐晦,就知道他心里有鬼,于是眼珠一瞪,伸手就在苏和身上**。
“好啦好啦,早就给你准备好了!”
苏和连忙从怀里取出早为高力准备好的《大雁功法》抄录本,郑重的对他说道。
“这是一位大师传我的秘籍,你要保管好,遇到有资质的人再传,明白吗?”
“晓得、晓得!”
高力急迫的打开书卷翻了几页,马上又愁眉苦脸起来。
苏和见状笑道。
“行了,先收起来吧,回头我一句一句的讲给你听,今天有件正事要和你商量……”
这次西行万里到大宛国,一方面是带龙沐雨散心游历,更重要的原因是苏和想把高力带回中土生活。
于是,他把与温贞、杜九等人在那霸岛上建立属于自己的新家园一事向高力和盘托出,希望高力带上所有的东来卫与他一起去岛上过恬适的生活。
“这个……我也想回去,可是你看我现在这面拖家带口,贵霜国那面还有大片的领土需要开耕,恐怕暂时回不去呀!”
高力犹豫了一会儿,支支吾吾的道出了他的想法。
“屁!我看你就是舍不得这面儿的战争吧!”
对高力的态度,苏和早有准备。
当年他在中原、江东三番五次写信催高力回归,这家伙总是以这样那样的原因推脱。
其实,苏和知道高力不想回中土是想留在外域打仗。他害怕回到中土无仗可打。
世间的人千奇百怪,有人爱江山,有人爱美女,可像高力这种爱战争的变态家伙真算得上是奇葩一个。
被苏和点破心思,高力面憨一笑,难得不好意思起来。
“世外桃源我是给你找好了,过不过去就是你的事了。
不过我预感中土最近太平不得,估计是有大仗要打了!”
“是吗?谁和谁打?”
一说有仗可打,高力马上来了兴头 ,拉住苏和问东问西。
“还能是谁呀?现在中土只剩下秦晋两个大国,要打也是他俩打呗!”
“那好啊!等我把这边的烂摊子收拾一下,马上跟你一起走!”
“怎么?又能走了?”
“嗨!现在波斯人也是完蛋,藏在兵堡里死活不出来应战。我去和贵霜国的国主说说,接待一下,估计小半年后就能走了!”
“那可不行!出门的时候晋国朝廷只给了我一年的期限,这次来大宛国已经严重超期,等不了你那么长时间了。”
在恶魔岭的时候,苏和就收到褚蒜子给他写的催还信,到了地龙城又是一封。不仅如此,这段日子龙沐雨也经常催他快行,似乎是对那霸岛的新生活已经迫不及待了。
为此,苏和不可能再在地龙城等高力半年之久。于是只能他先行返回中土,然后再让杜九回来接高力,这样算下来的时间也远远小于半年。
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在地龙城里住了一月后,苏和启程继续向南,翻越雪山进入贵霜境内。
多年的战争,让贵霜国的土地满目苍夷。看到战争中流离失所的流民,众人才明白为什么地龙城的百姓会如此拥戴他们的领主。
在贵霜南境与高力暂别,苏和带领边遥的近千东来左卫踏上南下的归程。
从贵霜国的木鹿城到白沙瓦大概只有千余里,但为了躲避战火,苏和等人足足走了近一月。
等他们到达白沙瓦,杜九早已在城中等候多时。
从白沙瓦乘船沿河而下,不几日便到达了大河在南洋的入海口,那里停泊着杜九的舰队。
上千人登上十二条大船,扬帆远航,一个多月后,他们就到达了晋国最南端的交州九真郡。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