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冲暴毙的消息很快就飞报到了朝阳宫的案头,激动的司马曜手舞足蹈的攥着信笺,飞也似的去道宫里寻找妙音。
自从老皇帝被桓温逼死后,司马曜就对桓氏耿耿于怀,立誓要替老爹复仇。今日,司马曜终于如愿以偿,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与妙音分享。
道宫里空无一人,连平日里供奉的道祖像也不见了踪影。司马曜心中纳闷,拦过值守的太监喝问。这才得知,妙音等道众已于几日前搬离了朝阳宫,具体去了哪里就没人知晓了。
这些日子,司马曜人逢喜事,欢娱的更是没了节制。几日前,妙音以练丹为由闭关,司马曜只能到张太妃那里泻火。今日再入道宫,人去楼已空,让他顿时冷汗簌簌的直冒。
“仙姑,你去哪了?”
“皇帝陛下!!!”
司马曜以为妙音是不辞而别,凄厉的一声哀鸣,不想将神案下一个正睡的香的胖女人吓了一跳。
“是你!妙音呢?”
司马曜也被案下突然冒出的肉脸吓得不轻,等他稳定了情绪,发现藏在案下的胖女人正是妙音时常带在身边的下人,于是语调激动冲了上去。
“陛陛,陛下,道姑没有出宫,她命奴在这里等您。陛下随奴来吧。”
司马曜忽然凑近的贼光,让胖女人不禁心里一慌。妙音临走前把她留下,嘱咐她藏好不要被旁人发现,等皇帝来了,再把皇帝引到新的住处。
司马曜一听大喜,妙音没走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喜讯,于是猴急地拉着胖女人的胸襟便往外走。
“不不,陛下,外面人多。您随我从这边走!”
胖女人被臊的满脸通红,两只肉手在胸中,抓也不是,不抓也不是,只能咬牙拖着皇帝向道宫背静处的一扇小门走去。
穿过小门,又在宫里冷清的巷道绕了几圈,又从一道小门进入了一座宫殿的后园。
“陛下。”
“仙……姑?”
后园立着一位浓妆艳抹、婀娜多姿的身影,完全没有往日道姑的素雅。
“怎么,陛下不认识贫道了吗?”
“认识是认识,只是仙姑为何如此装扮?”
“陛下不喜欢?”
“喜欢、喜欢!仙姑穿上宫装,别有一番风韵,朕甚喜、甚喜!只是这里是哪座宫殿啊?”
“呵呵,陛下住在宫中,却不知此是何地,真是贵人事忙。这里是五凤宫,王皇后的寝宫。”
“五凤宫?妙音何时与皇后相从甚密啊!”
“哈哈,陛下不知,贫道与宫中后妃的关系皆是不错。”
“甚好甚好!仙姑,朕来找你,是有一件大喜事要告诉你!”
说着,司马曜从怀里取出信笺,兴奋的塞到妙音手中。
“桓冲死了!恭喜陛下又除一害!”
妙音瞟了一眼信笺上的内容,会心一笑。桓冲之死,他得到信息的时间要比司马曜早许多。自然要比皇帝从容不少。
“仙姑妙计安天下呐!”
“陛下,贫道只是随水难舟,主要还是陛下洪福齐天,再加上用人得当吧!”
妙音没有贪功,而是巧妙的把功劳引到了他想要的地方。
“对对,王国宝这次也干的不错!真没想到,桓冲这老家伙这么不经气,仙姑给朕出的妙招朕才用了两招,他就一命呜呼了!真不过瘾!”
原来,荆南流传的民谣和王国宝这个皇差都是妙音针对桓冲一手泡制的好戏,没想到一炮打响、效果奇佳,没费司马曜一兵一卒就把多年的顽疾去掉。这让司马曜更是对妙音的仙姑身份深信不疑。
“对了!仙姑,既然这招这么有用,那咱们何不用在谢安这老家伙身上?朕可听说了,乌衣巷里的谢家老宅现在明天是车水马龙,比朕的朝阳宫还要热闹!你说这些士人是不是眼都瞎了,难道不知道朕才是江东的主人?没有朕,他们这些浑蛋早就成了秦人的刀下鬼?”
淝水大捷后,妙音给皇帝司马曜列出了一连串需要铲除的名单,其中尤以谢安、桓冲、褚蒜子三人为首。如今三座大山轻松去除一座,让司马曜顿时有股手拿把攥的气魄。
“陛下,气绝之计可用在桓冲身上,本就是因为桓冲是个优柔寡断之人,再加上他因接连输了襄阳、淝水等战,心里已经埋下了病根,我们施计只是推波助澜而已。
谢安可非桓冲能比,此人心坚意定,是三人之中最难解决的人物,我们需要从长计议。
桓冲一死,荆州必然会乱,陛下何不趁热打铁,把桓氏在荆州的根基连根拔起呢?”
“好啊!自元帝过江以来,荆州就一直在琅琊王氏和谯国桓氏手中掌控,如果在朕的手上把荆州拿回来,那朕以后太庙里必然能和元帝、明帝这些先祖并齐!仙姑说,要派谁去收回荆州?陆纳如何?”
“陛下,桓氏在荆州经营数代,树大根深,不可能简单派个人去就能把荆州军收回国有,还是得循序渐进,从内部瓦解他们。”
“内部瓦解?桓冲都已经死了,还怕他个鸟啊?”
“桓冲是死了,但陛下别忘了麒麟榜还有桓家的人。”
“桓石虔!”
“对,桓石虔勇猛无敌,武力上一点不比桓冲差。不仅如此,桓冲的三子桓修也是为人稳重,大有乃父的风采。还有桓玄,此人狼子野心,胃口大的很。这些人陛下都不得不防啊!”
“死了桓冲,还有桓东、桓西!打也打不成,收又收不回来,这桓家怎么没完没了!仙姑,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法子,朕可不想每天都被这些家伙烦啊!”
“贫道刚刚已经说了,对付桓家这样的百足之虫,只能从内部瓦解他们。比如说,老家主死了,新家主谁来当的问题。”
“诶~,好办法,好办法!”
妙音这一提示,司马曜顿时眼前一亮,明白了他的想法。
大事有了眉目,其他的问题也就好办了许多。皇帝全盘采纳了妙音的计策,不但同意从内部继续分化桓家,还把这次办差有功的王国宝从秘书丞一跃升迁到中书令,同时身兼丹阳尹和宫城羽林监,一下成了都城最有权柄的人物。
展开全部内容